编制招聘 立即领取备考真题资料(pdf可打印),及时获取招考信息。
发布时间:2023-08-29 12:10   责任编辑:admin
报名开始:即日起       报名截止:见文内
事业单位的编制只有一种,即事业编制,不管是干部身份,还是工人身份,不管是领导,还是专业技术人员,还是工勤人员,都使用的是事业编制。
按照中编办的相关规定,编制分为行政编制、工勤编制、事业编制三种。
公务员单位,即党政机关、政府部门、法检两院,使用行政编制和工勤编制。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。工勤编制随着行政部门的工人自然减员,随空随销,几年之后就全部取消,不再存在。工勤编制取消之后,只剩下两种类型的编制:行政编制、事业编制。
政法专项编制是行政编制的一种,专供公检法及政法委、司法局人员使用。教育专项编制是事业编制的一种,专供中小学教师使用.
按照规定,事业单位只使用事业编制一种编制类型,但根据用途,习惯上事业编制还有各种分类,虽然不是正规分类,但很实用,下面一一道来。
一、按照财政供给,事业编制分为全额、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编制。
1、全额: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除乡镇卫生院外,全部使用全额事业编制。全额事业编制,是指工资经费全部由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使用的事业编制。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只承担公共服务职能,没有收费职能和权力,只能由财政全额供给,因而使用全额事业编制。乡镇卫生院是因为基层医保力量的要求,划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,但多数乡镇卫生院属于差额事业单位。
2、差额:公益二类事业单位,大多数属于财政差额供给的事业单位,所使用的事业编制称为差额事业编制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都或多或少承担收费或者中介服务职能,由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制度改革,大多数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,但收费职能性质并未发生改变,只是单位由差额变成了全额供给,也可以说依然是差额,但差额部分为0%。有些人理解,单位过去收费,现在不收费了,或者收费不能养活自己了,就应该是公益一类,这是错误的,因为单位性质未发生变化。
3、自收自支事业编制:这类编制要取消,而且从2014年开始许多地方因为上级机构编制部门不给备案,已经全部取消。其他地方取消的时限是2020年底。这类编制使用类型按说是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,其实许多全额、差额事业单位都在用,管理比较混乱。
二、按照单位是否参公,又分为参公事业编制和非参公事业编制。
党群团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及公益一类参公事业单位中,单位参公的称为参公事业编制,公益二类和剩下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未参公的叫非参公事业编制。这种划分只是习惯称呼,没有什么严格依据。未参公前叫非参公,明天参公了就可以改叫参公事业编制,很不严肃。
三、教育专项编制:事业编制的一种,专供中小学校教职工使用。
四、按照岗位,分为管理事业编制、专业技术事业编制、工勤事业编制。
事业单位采用岗位制,分为管理岗位、专业技术岗位、工勤岗位,相应岗位使用的编制,也可以按岗位称呼。同样也是习惯称呼,没有什么严格区别。聘用制管理,人员可以转岗,转到什么岗位称呼随之改变。
什么是事业单位?
事业单位,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,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,从事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。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,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。
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,但不属于政府机构,其工作人员与公务员是不同的。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,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、差额拨款事业单位,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、公益二类事业单位,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,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。
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、会、所、站、队、院、社、台、宫、馆等字词结尾,例如会计核算中心、卫生监督所、银保监会、质监站、安全生产监察大队、住房公积金中心等。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一般事业单位。参公事业单位是指人员使用事业编制,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。参公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在省公务员招考中招考,普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招聘中招考。